.天津北方网讯:在“七下八上”的主汛期,天津曾经经历过台风利奇马影响导致的强降水,但是今年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导致的强降水似乎更难以忽视。据中央气象台实况监测显示,7月29日以来,北京、河北中部和南部、天津北部等地接连遭遇暴雨或大暴雨侵袭,多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单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台风威力不容小觑
(资料图)
.气象专家分析,台风作为庞大的天气系统,其水平尺度约为几百公里至上千公里,裹挟着大量的热量和水汽。“杜苏芮”就是如此,它携带了大量水汽,补给也很充足——其东侧存在的副热带高压使二者之间气压梯度变得很强,京津冀地区东风、东南风显著增强,水汽一路畅通无阻向北输送。此外,位于西太平洋上的台风“卡努”也生成发展,较强的东南风远距离将“卡努”附近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北平原。
.而在华北东部的海上,副热带高压盘踞西伸,西部则存在一个高压脊逐渐东移,7月29日晚京津冀北侧副高与大陆高压打通,在华北北部形成了“高压坝”,拦截住“杜苏芮”北上的脚步——这给暴雨天气系统长时间维持创造了条件。
.不仅如此,北上的丰沛水汽,还遇到了太行山和燕山山脉。当携带水汽的东风和东南风被太行山山脉阻隔,发生了激烈交锋,太行山脉与东风急流正交,水汽受地形阻挡抬升,集中在沿山和山前地区形成极端强降水。河北临城和北京门头沟、房山等,都处于沿山地带,才会遭受狂暴降水。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介绍,在降雨最为核心的时段,京津冀山区局地形成了“列车效应”,所谓“列车效应”就是一连串的对流云团先后影响同一地方,就像列车的不同车厢先后经过同一铁轨一样,使得强降雨长时间不下线。强降雨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导致影响相对较大。
.京津冀地区连续降水超72小时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在华北主汛期,通常以过程性的降水为主,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天,此次华北地区强降水从7月29日直至8月1日,降水过程持续时间超过72小时,不可谓不惊人。
.除了持续时间久以外,此次强降水横扫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份大范围地区。7月29日至8月1日8时,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山西东部、山东中部和西南部、河南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为100毫米至300毫米。
.马学款表示,这次降水范围广,从累计降水量来看看,在沿太行山到燕山山脉的沿山和山前地区造成了非常强的降水,个别地方出来了非常极端的降水情况。个别点位小时降水量超过100毫米,这一过程分别受到北侧副热带高压的阻滞以及太行山和燕山的地形阻挡作用,导致降水系统在华北这一带地区维持较长时间。与2016年7月19日华北地区强降水过程相比较,这次在沿太行山地区局地的降水量接近1000毫米,远远超过了2016年7月19日的单点降水量极值。
.暴雨过后需防范滑坡等地质灾害
.8月1日14时,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天津市气象局曾经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受前期连续降雨影响,天津市北部山区土壤含水量已达饱和,受其影响预计未来24小时北部山区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请相关部门和人员注意防范,请广大市民注意出行安全。
.马学款指出:“虽然降水过程趋于结束,但是未来几天华北地区还多阵性降水,局地还有中到大雨,个别点位还有可能出现暴雨。由于前期降水强度较强,对于山区来讲,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风险仍然存在。对于一些水系和流域来讲,未来几天水位仍然持续偏高,洪水的风险可能还要维持一段时间。”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旅游气象分析师陈青昊称:“暴雨过后反而是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高发期。因为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强降水正在发生时,雨水顺着土壤孔隙或石缝向下渗透,土石结构不再紧密,且长时间的浸泡使土体饱和、软化,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各类次生灾害风险同时存在;当降水减弱甚至停止后,突发性的泥石流、山洪风险会减弱,但雨后阳光照射将蒸发大量土石中的水分,使得土石层松动,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因此,暴雨停了,大家也要暂时远离涉山、涉水区域。相关区域旅游活动需要暂停,民宿等需要暂时关闭。”
.随着较强降雨系统向东北方向转移,未来2天,内蒙古东部以及东部一些地方旅游出行气象风险会比较高,特别是在吉林北部和黑龙江东部一带可能会出现极高风险。(津云新闻记者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