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的“大展宏‘兔’——兔年新春生肖文化展”目前正火热展出中。展览从自然生态中的兔、历史文化中的兔和民俗文化中的兔三个部分,向观众系统展示生肖文化的源流以及兔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深厚内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介绍,本次展览不仅联合全国50余家文博机构,精选了数百幅不同时期各地区与兔文化相关的文物图片进行展示,更是首次将生肖文化展与非遗彩灯结合,在展览设计上让图文版面变幻为不同兔子造型的立体彩灯,与博物馆内正在举办的“2023成都金沙太阳节”光影氛围相得益彰。
大展宏“兔”,一展看尽千年兔文化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兔的国家之一,殷墟曾出土了商代野兔的头骨、上下颚和肢骨,实证了当时野兔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千百年来,兔作为天降祥瑞的使者,在历代典籍、诗词作品及各类文物遗存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兔子性格温顺和婉,与同样代表高洁的玉结合,便生出形形色色的玉兔,象征着财富与美德;因其跳跃时身姿敏捷,历代文人便创造出成语“动如脱兔”,比喻人的机敏;而其乖巧可爱的形象又常融于各类精致的赏玩器物之中,呈现当时的社会生活与历史风貌。此外,出于对兔的喜爱和崇拜,人们还将它列入了十二生肖之中,生肖兔也由此成为维系中华民族情感和文化的纽带。
青玉嵌宝石卧兔,清代,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兔纹花口盘 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
蜀兔呈祥,四川人不只爱吃兔
总有戏言称“没有一只兔子能活着离开四川”,这是四川人爱吃兔的绝佳印证。除了作为食物被四川人民喜爱,兔作为祥瑞之兽和健康长寿的象征,早在商周时期便被四川地区的先民崇拜,其形象被广泛用于装饰敬神圣物、生活器用。
因此,展览特别设置“蜀兔呈祥”版块,全面呈现蜀文化中的兔形象,无论是西王母画像砖、前蜀王建兔首谥宝,还是洪荒图摇钱树石座等,从这些精美高清的文物图片中,观众可一览四川地区的崇兔文化。
西王母画像砖,东汉,四川博物院藏
此外,在民间传说和典故中也少不了兔的身影。它有时化身为嫦娥奔月时怀中的宠物,有时又成为治病去灾的药神“兔儿爷”。小孩儿戴上兔头帽,提着兔儿灯就能求得平安健康。
除了版面上目不暇接的兔子,金沙还专门打造了“兔年猜灯谜”和“熟语说兔”互动专区,吸引了到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启寻兔之旅的市民热情参与。(摄影:陶晓莉 )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黄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