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8月15日讯A股五大上市保险公司近日陆续公布2023年1月至7月保费收入(指原保险保费,下同)数据,负债端高增长延续。据记者统计,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5家公司前7个月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8866.58亿元,较上年同期17486.56亿元大幅增长7.9%。
从各家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今年前7月,五大上市险企保费收入均景气增长,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5015亿元、4504.34亿元、5213.46亿元、2938.09亿元和1195.6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6.8%、8.3%、7.2%、11.0%和6.6%。
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以集团为主体上市,各集团公司的产、寿险业务均取得亮眼成绩。
今年1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中国人保经由子公司人保寿险获得的保费收入为833.09亿元,同比增幅为9.7%;中国平安子公司平安人寿实现保费收入3220.89亿元,同比增幅为9.6%;中国太保子公司太保寿险实现原保险业务收入1750.72亿元,同比增长9.7%。
五大上市险企寿险保费收入整体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广发证券分析师陈福、刘淇表示,寿险产品需求旺盛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存款利率下调及银行理财收益率较低,而在居民储蓄需求较高的背景下,保险产品相对优势明显;二是旧产品的推动。
值得一提的是,陈福、刘淇在研报中提示称,旧产品退市引发的需求前置预计在短暂影响三季度销售情况,也在市场预期之内。但其强调,当前居民储蓄意愿较高,而横向对比下,储蓄类保险产品具有刚兑及收益率的优势,预定利率调整后有望继续具备比较优势,且产品切换后上市的“保证利率+浮动利率”的分红险有望承接居民的超储需求。同时,队伍逐渐企稳,寿险改革成效逐渐释放推动个险渠道增长,其认为2023年寿险需求处于复苏阶段,负债端拐点已至。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也持相同观点。其认为,预定利率下调后新产品销售或将面临短期压力,但全年影响可控,长期利好行业可持续性发展。“在银行存款挂牌利率下调、银行理财产品近期收益率有所承压的背景下,保险产品3.0%的预定利率仍然具备一定竞争优势,分红险的“保底+浮动”利率也能承接部分需求,全年来看无需过度担忧,且长期利好保险公司降低负债成本、减少利差损风险。”
相较于寿险业的强劲增长,3家头部险企的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今年前7月,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3313.90亿元、1775.46亿元和1187.3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6%、3.9%和13.1%。
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欣琦、谢雨晟认为,财险公司保费增速明显放缓,车险和非车险均有所拖累。车险方面,7月新车销量仍面临下滑,同比下降2.3%,拖累车险增长。非车方面,行业意外险和责任险均承压,其中意外险仍然受到产品切换保费下降的影响,面临负增长;责任险受制于政策补贴减少导致政策性业务(首台套责任险)出现明显退保,对当月责任险造成一次性大幅负增长压力。
展望2023年,广发证券分析师认为,虽然新车销量较为低迷,但机动车保有量维持稳定增长趋势,因此预计车险增速有望维持稳定增长。从综合成本率角度看,虽然一定程度上受自然灾害影响,但考虑到非车险的分保比例较高,预计影响程度有限。